霍拉迪1号公式计算器

作者: Neo Huang
审查者: Nancy Deng
最后更新: 2024-11-26 15:03:51
使用次数: 7294

欢迎加入官方 QQ 用户交流群,群号: 960855308

有任何问题或者新的计算器添加都可以提出,我们负责免费修正和实现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Powered by @Calculator Ultra
分享
嵌入

单位转换器

  • {{ unit.name }}
  • {{ unit.name }} ({{updateToValue(fromUnit, unit, fromValue)}})

引用

使用以下引用将其添加到您的参考书目:

{{ citationMap[activeStyle] }}

Find More Calculator

历史背景

Holladay 1公式是用于计算白内障手术中所需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的几种公式之一。该公式由Jack Holladay博士提出,被广泛用于估算去除白内障后恢复眼睛屈光状态所需的合适晶状体屈光度,并且仍然是眼科的重要工具。它考虑了轴长、角膜屈光力和前房深度等因素来计算所需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计算公式

Holladay 1公式考虑多个生物测量参数来估算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为了演示目的,简化公式为:

\[ \text{IOL屈光度} = A - (0.9 \times \text{前房深度}) - \text{轴长} + (0.5 \times \text{角膜屈光力}) \]

其中:

  • \( A \) 为A常数,通常约为118.4。
  • \( \text{前房深度} \) 为前房深度(以毫米为单位)。
  • \( \text{轴长} \) 为眼轴长度(以毫米为单位)。
  • \( \text{角膜屈光力} \) 为角膜屈光力(以屈光度(D)为单位)。

计算示例

假设眼轴长度为23.5毫米,角膜屈光力为43D,前房深度为3.5毫米。使用Holladay 1公式:

\[ \text{IOL屈光度} = 118.4 - (0.9 \times 3.5) - 23.5 + (0.5 \times 43) \]

\[ = 118.4 - 3.15 - 23.5 + 21.5 = 113.25 \text{ D} \]

因此,计算得到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约为113.25屈光度。

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Holladay 1公式对于确定白内障手术中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尤为重要,确保患者术后获得正确的屈光结果。准确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对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屈光误差风险至关重要,从而提高患者的视力质量。该公式通常用于轴长和角膜屈光力标准的患者,确保有效的视觉康复。

常问问题

  1. Holladay 1公式用于什么?

    • Holladay 1公式用于计算白内障手术所需的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它有助于确定达到所需屈光结果所需的晶状体强度。
  2. 什么是A常数?

    • A常数是一个表示晶状体在眼内有效位置的值。它特定于每种类型的人工晶状体,并影响IOL屈光度计算。
  3. 为什么轴长和角膜屈光力在IOL计算中很重要?

    • 轴长和角膜屈光力是决定眼睛屈光状态的关键因素。准确的测量对于正确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白内障手术后的视觉结果。

此计算器帮助眼科医生和验光师轻松确定患者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确保白内障手术后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